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业界新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产业研究、杨老师-ACAIC、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河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侧记
2021/01/31来源:济源日报阅读:2210 次

      1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济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四楼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分析测试中心时,技术人员正在对采集回来的土壤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原子吸收室、等离子发射光谱室、等离子发射质谱室、X射线荧光分析室等一间间实验室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目之所及,一台台精密的仪器设备正有序运作,固态的土壤样本经技术人员消解处理后,成为透明的液体,准备上机分析。“我们主要分析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铅、镉等的全量、有效态含量,并开展分析方法标准的研究工作。”济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赵林林一边将手中的液态土壤放入试管架,一边向记者介绍,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分析测试中心承担着河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之一的土壤重金属分析技术与标准研究,具备先进的重金属实验监测及分析能力,设备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四年来,该中心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完成部级分析方法标准2个。

     “仅2020年一年,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分析测试中心就为河南大学、大连理工、河南工大等院校的国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等分析了5958个土壤、农作物样品,整理出2万多个数据。”赵林林说。

      河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建设于2017年3月,是济源唯一一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下设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分析测试中心等。除研究土壤重金属分析技术与标准之外,重点实验室还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土壤低扰动修复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在土壤调查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实验室针对农田重金属污染情况,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环境效应研究工作,旨在通过不断研究植物修复、原位稳定化修复、异位稳定化修复等多种修复手段,探索适合本地土壤污染特征、经济可行、可安全利用的土壤治理修复方法。“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适宜本地土壤修复和安全利用的集成模式,土壤修复基地科学管理、质量保证经验成功入选全国土壤修复试点(共200个)先进案例。”济源环境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卢一富说。

      据了解,一期济源重金属污染农田500亩修复项目已结题,二期500亩修复项目正在进行中。重点实验室持续依托项目,开展大气重金属污染影响、超富集植物本土化、稳定化修复时效、土壤生态系统保障、环境风险降低等相关基础性研究工作。

      “土壤低扰动修复材料技术研究是指功能性纳米二氧化硅对土壤中铅、镉的钝化及其土壤环境效应研究。”济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金属监测室主任邱坤艳告诉记者,近年,重点实验室针对土壤中不同的污染因子,设计和制备土壤修复剂,开发高效钝化修复技术与施工工艺,以此来推进重金属污染区域监测、防范与治理工作高效开展。“我们研究出来的纳米材料修复剂,可以和土壤中重金属发生反应,让重金属更稳定,不易被植物吸收,从而降低植物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邱坤艳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重点实验室建成后,形成了完善的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的全量及形态分析测试方法,申请专利10件,授权5件,获得3个省级科技成果,2种修复剂获得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设立的8个开放基金项目全部结题。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和动物居住不可替代的环境因子,也是食物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重点实验室可有效整合现有场地、仪器、人员等优势资源,突出环保学、土壤学、材料学等学科特色,提供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修复行业产业研究平台,从而组建出在国内外具有高水平学术和技术影响力的研究集体,大力推进土壤重金属监测与修复工作开展。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