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业界新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产业研究、杨老师-ACAIC、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解读】国内首个VOCs走航标准发布
2021/05/21来源:分析仪器分会阅读:723 次

      近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首批3项技术规范》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两省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批准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技术规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技术规范》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技术规范》3项示范区技术规范,标志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标准统一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这3项标准,都是针对目前环境空气监测治理的重要领域,与老百姓健康密切相关,而且今后需要在长三角进行统一规范的方面,进行先行先试,示范性、引领性都比较强。同时,又都是对各个领域现有监测方法的一次系统集成,既涵盖了现场监测全内容,也体现了现场监测新要求,难度也都比较大。”张忠伟表示。

      据悉,建立统一生态环境标准、统一环境监测监控体系、统一环境监管执法的生态环境管理“三统一”制度,是长三角示范区生态环境领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核心任务。统一生态环境标准是示范区生态环境“三统一”制度的基础性、关键性制度。同时,通过推动生态环境标准统一具体工作,也可以探索示范区标准统一制定发布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形成示范区统一规范的标准发布机制和发布程序。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技术规范》是中国首个针对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的标准化文件,涵盖了走航监测工作实施前、中、后所需关注的各个方面。该技术规范在内容上存在多个创新点,包括明确了“走航监测”的定义和要求、规定了走航监测设备的基本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等。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技术规范》是中国首个以“现场监测”为主要关注点的技术标准。该技术规范凝聚了长三角区域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的“共识”,统一了示范区内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的监测准备、采样与测试等内容。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技术规范》是中国首个从预报业务工作的角度对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规范的标准,该标准创新性地采用了跨区域轮值首席的方式开展业务预报工作,为示范区一体化工作的长效开展和落实奠定了基础。


      其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DB31/T 310002-2021规定了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的方法概述、试剂或材料、仪器和设备、监测方法、结果计算与表示、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及安全防护要求。明确了示范区范围覆盖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标准解读

      走航定义

      作为国内乃至国外首个VOCs走航技术规范,《规范》首次明确了走航监测的概念:利用车载式快速监测设备在行进中连续自动监测,结合定点监测,对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基于地理位置信息显示沿行进路线污染物空间连续分布。这里明确了要求“连续自动监测“,同时需要“显示沿行进路线污染物空间连续分布“,这就要求快速监测设备能够实现实时在线监测且能够测出污染物组分及浓度信息,不再是实验室或便携式设备实现车载后的移动定点监测。

      走航仪器

      《规范》在走航仪器设备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包含质谱仪、车载式大气采样系统、气体稀释系统、工控机、供电设备、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及电子地图、气象监控系统等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一些低端监测技术,避免了数据不准、灵敏度低、监测因子不全的问题,也要求供电设备电量应至少满足走航监测设备连续运行4 h以上,适应现场环境要求。

      走航速度

      《规范》提出:按照规划路线开展走航监测,必要情况下可对路线进行适当调整。走航监测速度应满足每25 至35 m 可得到一组有效监测数据。按这个要求,按20公里每小时的走航速度来计算,则每组监测数据时间间隔需在6秒内,这也就意味着走航监测必须采用快速单质谱法进行监测分析,若用实验室色谱质谱联用法则无法满足走航速度的要求。

      走航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规范》中多次强调了监测结果的呈现,如:7.3.3 记录监测点位TVOC 或特别关注的污染物浓度最高值,以及对应监测时间、GPS 坐标、所处道路位置、污染物组分、气象特征等信息;8.3.4走航监测完成后绘制走航路径上的所监测挥发性有机物总浓度或单项、多项VOCs 污染物浓度分布图,污染物浓度高低由颜色区分。从这些要求中可以看出,走航结果至少需包含四要素:时间—地点—浓度—组分。


标准特点

      国内首个

      目前尚无针对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的国家、地方标准或规范,《规范》为首个针对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的标准文件。

      技术兼容性强

      《规范》对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工作的全流程进行了要求,兼顾市场上现有走航设备的技术原理,未限定离子源和质量分析器的类型。

      兼顾执法需求

      《规范》充分考虑了监测执法需求,对走航结果记录提出了明确要求:符合监测部门、执法部门的工作内容和需求,在监测方案制定、监测实施步骤方面,规范走航监测工作开展,有助规范化开展检测执法、业务化监测和科研工作。

      监测与管理挂钩

      《规范》充分考虑了现有技术特点和管理的需求,附录中制定了两个物质组分表,一个是必测组分,其组分较少,说明是充分考虑了现有各走航设备的监测能力,且是日常工作中较为关注的污染物,另一个为29种选测组分,通过物质组分可以看出,兼顾了光化学活性较强、恶臭异味和有毒有害的物质,充分考虑了管理的需求。

附件1: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技术规范 (征集意见稿).docx

附件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doc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