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研发论坛:质谱为核心
2017年8月10日,第四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年会分论坛之“分析仪器研发论坛”举办。在上午的报告中,主要围绕质谱相关问题展开。
复旦大学教授 丁传凡
复旦大学教授丁传凡的报告是“离子阱最新技术进展”。报告人介绍了离子阱质谱当前的研究方向:新型离子阱、小型便携质谱、新方法、新研究。报告人介绍了一些新型的离子阱,丁传凡团队2008年开始研发阵列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用一个印刷线路板和简单的电极可同时构成四个离子阱,可做样品的同时分析。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闻路红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闻路红的报告是“介质阻挡放电质谱离子源研制与产业化”。报告人介绍了介质阻挡放电质谱离子化技术(EBDI)产业化的情况,其加入了离子透镜,提高了离子源的榈适用范围和离子化效果;在现场离子源中实现混合气体调控使用,与传统技术单独使用氦气相比,灵敏度提高5倍。技术已完成产品转化,可支持主流质谱企业的接口。其实现了免样品处理,支持气体、液体和固体离子化,提高离子化效率,可高通量进样等。目前,已拥有几十个用户。公司还将研制新型敞开式离子源。
聚光科技科学仪器首席科学家 李刚强
聚光科技科学仪器首席科学家李刚强的报告是“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展”。 李刚强回顾了飞行时间质谱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并介绍了飞行时间质谱研发中的一些难点。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舜宇集团研究院院长 白健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舜宇集团研究院院长白健的报告是“过程质谱仪器新进展”。白建介绍了过程质谱的特点和难点以及应用场景。舜宇恒平的四极杆过程质谱应用于生物发酵、催化等领域,其还为可口可乐提供了快速瓶检质谱系统。
暨南大学副研究员 黄正旭
暨南大学副研究员黄正旭的报告是“在线质谱技术在大气监测中应用进展”。暨南大学与广州禾信合作,通过在线质谱技术进行大气监测研究,开发了基于单颗粒的气溶胶在线监测技术,开发了在线源解析方法,对不同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成分、粒径进行检测分析,可实时分类颗粒,并得到源解析结果。在VOC在线监测方面,研究团队也展开了相关研究。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刘术林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术林的报告是“质谱微通道板探测器最新技术进展”.报告介绍了当前主要的质谱探测器技术。报告人着重介绍了TOF中常用的微通道板探测器(MCP)的情况。团队研制了MCP探测器,目前已实现量产。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陶继忠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陶继忠的报告是“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及其在分子泵中的应用”。报告人介绍了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的原理和思维,并介绍了把该思想用于分子泵故障管理方面的实例。通过建立了分子泵PHM系统,建立故障模型、预测模型,可以预知分子泵可能的故障,以及预测分子泵的剩余使用寿命等。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郝正明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郝正明的报告是“XPS最新应用进展”。报告人介绍了岛津在X射线产品方面的庞大阵营,从XRD到XRF、X射线能谱仪等产品。报告人着重介绍了XRD 使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