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爆科普为己任 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导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科学技术普及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意见》是继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后的又一重磅文件,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翼同等重要”论述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围绕该《意见》文件精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及其科普培训部积极向学会理事、科普委员约稿对《意见》的时评文稿,并推荐给光明网等媒体平台进行了发布,以下也重点刊发和转载,欢迎传阅。
以防爆科普为己任 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作者:张刚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控防爆及功能安全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化、煤炭等国民经济行业涉及国计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行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它们也像一柄“双刃剑”,对于这些行业中常见的易燃易爆性物质来说,又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如若利用不当,将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给人们带来灾难。
人民至上,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一大方略。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科学技术普及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一项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求“坚持统筹协同,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因此,开展防爆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提高公民防爆安全和科学素质,杜绝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事故发生,是社会创新发展和人民安定生活的基础保障。
防爆科学技术是一门采取特定防泄漏、防点燃源及防爆炸、消除或减弱爆炸危害后果,以及实现系统故障安全等爆炸预防和保护措施的安全学问。我所在的单位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就是一个专门从事防爆科学技术研究和防爆检测检验的专业机构,是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也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控防爆与功能安全分会秘书处所在单位。近年来,研究所积极组织并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爆科普工作,连年面向公众开展每月一期不同主题的防爆知识网络公益公开课;按照国际通行防爆工程实践要求,建设了防爆设备模拟现场实际操作的科普实验室;组织了防爆专家团队深入石化、煤炭、工贸等危化重点企业开展现场防爆检查,帮扶并进行防爆科普宣传教育。另外,研究所还利用科技工作者日的机会,在地方城市中心开展防爆知识橱窗展览、在电视台开展防爆实验科普演示宣传等相关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防爆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生产衣服的毛纺生产车间产生的纤维,粮食储藏或粮食加工车间里的粉尘,酿酒车间的酒香乙醇,香烟制造车间的烟草飞絮或者医院用的消毒剂,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厨房燃气、甚至下水道生活垃圾产生的沼气,还有人们出行所需交通工具用的燃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存在着诸多易燃易爆性物质或危险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全,广泛地开展防爆科普工作,如让人们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仪器仪表预警感知、及时采取合适的爆炸预防或防护控制应对措施等防事故手段,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安全是一种幸福,安全感是幸福感的一种重要体现。广泛开展防爆科普宣传,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人们拥有了防爆科学技术知识,就可以增强防爆安全科学意识,强化防爆安全科学防范措施以及自救、互救本领,就可以避免出现不知者无畏的懊悔,同时可以正确识别隐患和排除隐患,从而彻底避免事故的发生。
未来,我们研究所团队将认真按照《意见》要求,明晰科普工作的责任和使命,结合防爆行业特点,利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支机构的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强科普与科研创新相结合,加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防爆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积极开展防爆科普进企业、进社区、进课堂、进直播间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爆科普活动,以防爆科普为己任,履行社会安全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本文转自光明网链接:https://tech.gmw.cn/2022-09/16/content_36029983.htm
后续,欢迎更多的仪器仪表领域科技工作者,尤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科普委员、科普专家、会员,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所属各分支机构、科普教育基地、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等组织和科技工作者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创作(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科普图文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科普创作投稿和科普工作联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普培训部 李老师,010-82800456,Lsh@cis.or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