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2014年科普工作要点
2014年中国科协科普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科普工作的指示要求,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中国科协八届五次全委会的部署,以创新科普技术和手段、加快科普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为核心,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为主线,着力科普资源开发与开放、科普阵地与条件建设、科普社会动员机制建设,推动科普人才建设和科普产业发展,紧紧依靠全国学会和各级地方科协组织,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力量,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不断提升科普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努力把科协作为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十二五”末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的目标,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着力深入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认真履行科学素质办工作职责
(一)深入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完成尚未签署《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共建协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签署工作。推动各地逐级落实目标责任,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体系。跟踪各地共建机制建设情况,对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予以关注和协调。
(二)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前瞻研究。研究建立既尊重国际标准又适合国情的科学素质工作监测指标体系,完善督导评估机制,推动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纳入政府业绩考核范围。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做好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加大《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动员力度。扩大科学素质办成员单位的组成范围,充分发挥科学素质办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协同行动。组织开展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先进县(市、区)工作考评机制。做好“十二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总结评估及表彰奖励准备工作。
(四)进一步营造《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推广各地各部门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经验和先进典型,开展《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典型案例评选,发掘和总结基层推动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编制案例集、拍摄宣传片,广泛宣传推广。办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网站和《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工作动态》。举办纲要办信息员培训,加强地方纲要办的工作交流,提高信息报送水平和质量。
二、着力科普技术手段创新和科普资源开发开放,促进科普传播信息化现代化
(五)大力推动现代科技传播体系建设。开展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谋划和前瞻研究,做好科普信息化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印发《中国科协关于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工作的意见》,指导全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以新媒体和大众传媒等为主要渠道,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科技教育紧密结合,与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公众科技传播体系建设,使之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积极推进第三代科技馆和国家科学传播中心建设。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基础,推进建设国家第三代科技馆。积极筹建国家科学传播中心,使之成为科普传播创意研发、传播内容生产、网络科普传播等基础支撑平台。引导鼓励大型社会网站开展科学传播,拓宽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
(七)加大网络科普内容开发。积极探索通过社交媒体、网络搜索、二维码等新形式开展科普传播。推动网络科普游戏开发,推动经典科普作品的游戏化创作和传统科普教育活动的游戏化改造。重点推动制作一批适合网络传播、多门类、贴近生活的优秀科普视频。充分发挥网络科普联盟的作用,做好网络科普联盟换届工作,扩大联盟成员数量,共同推动网络科普事业发展;加强科普资源整合力度,鼓励原创网络科普资源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利用效果;开展学术交流与研究,促进成员间协作,形成规模效应,提升我国网络科普水平。
(八)加大科普影视制作与传播能力。加强科普与艺术的结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增强科普工作的吸引力。推动科普影视在地方电视台、铁路系统、公交系统、中国数字科技馆、移动终端平台、电子屏等渠道的传播。组织开展科普影视展评、科普微电影大赛,发布《优秀科普影视作品推介目录》,推动科普影视创作和发展。启动第五届公众科学素养电视大赛预赛。
(九)围绕公众关注社会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释疑解惑。组织开展“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跟踪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解读事件背后的科学,加大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传播力度,提升活动影响力。组织制作系列应急科普图书、挂图、折页等,推介应急科普响应资源。开展粮食节约减损行动、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开展科技记者培训,支持举办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和海峡两岸科学传播论坛。
(十)推动教育科普资源开发开放。联合教育部深入开展和实施2014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和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扩大活动受益面和影响力,提升活动效果。做好高校科普创作传播试点总结工作。在2013年成功举办全国大学生科普创作大赛和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赛制,整合资源,继续与教育部、团中央联合举办全国青年科普作品暨实验大赛,联合教育部举办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十一)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开放。继续推动科技计划项目增加科普任务工作,引导支持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及时将科研成果向公众传播普及。探索推动企业、科研院所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开放。进一步推动化工学科的科普资源开发开放工作。
三、着力科普设施和条件建设,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十二)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推动科技馆展教资源研发和布展、展教活动策划等质量水平的提升,发挥好已建成开放科技馆的作用。积极推动地市科技馆和主题、专题及其他具有特色的科技馆建设,推动建立科技馆免费开放制度,丰富科技馆活动内容,吸引更多中小学生到科技馆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以“第二届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推进以西部和民族地区为重点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推动农村中学科技馆公益项目试点工作。编写发布《中国科普场馆年鉴(2014年)》。
(十三)深入实施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做好已有77个流动科技馆展教资源运行服务与绩效考核,完成中西部地区50套流动科技馆展教资源的开发、配送等工作,协调东部地区流动科技馆展教资源的开发运行与管理服务工作。
(十四)加强科普大篷车研发和运行管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科普大篷车车辆改装和车载展品设计制作水平,逐步开展老旧展品更新,不断提升科普资源质量水平。继续配发科普大篷车车辆和配套设备,规范车载展览教育活动,建立科普大篷车运行远程监管平台,完善日常运行管理,提高活动服务质量水平,增强科普绩效。
(十五)大力促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服务能力提升。修订印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考核评估办法(试行)》。开展2010-2014年周期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考核评估工作,开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年度考核。组织召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能力建设研讨会。
(十六)加强科普调研和理论研究。支持科普理论和实践重大选题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科普调研。支持跟踪国内外科普研究动态,办好中国科协网“科普研究集萃”专栏。开展全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监测,完善全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发布《科普蓝皮书——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14)》、《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发展报告(2014年)》。
四、着力科普社会动员机制建设,不断扩大科普工作参与面和受益面
(十七)组织举办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以“创新发展 全民行动”为主题,突出互联网科普特色,组织开展201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组织动员各地各部门在全国科普日期间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组织全国学会和各地科协及广大科普组织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广泛开展科普日联合行动;动员各地高校广泛开展高校科普开放日活动,推动高校开放重点实验室、陈列室,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示等科普活动;动员全国重点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陈列室、科技场所等在全国科普日期间面向公众广泛开展科普活动。
(十八)广泛组织开展主题性科普活动。以“科普云南网络传播行动”、“院士专家科普报告校园行”和“优秀科普影视作品展播活动”为重点,组织开展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活动。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全国科技周活动、防灾减灾等科普活动。组织开展“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筛选与评价研究”,推进公众健康知识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十九)组织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包括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两个子计划在内的“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开展对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科普示范社区、农村科普带头人等的奖补,推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典型。
(二十)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力度,围绕“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主题,精心组织好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4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第14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继续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联合举办“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继续组织优秀中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竞赛活动,以特邀国身份参加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丹麦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国际可持续发展项目奥林匹克竞赛等。继续组织实施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项目,组织优秀大、中学生参加台湾吴健雄、吴大猷科学营等青少年科学营。继续开展中国科协“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求知计划”、雅培家庭科教公益项目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加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二十一)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群众的科普服务力度。加大对农村重点人群的科普攻坚力度,组织开展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科技培训,面向农村妇女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生产知识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科普宣传。开展对农村留守人群的调研,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工作。加强对边境地区科普工作,印发《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富民兴边工作的意见》,促进边境地区科普专家队伍、科普传播能力建设,推动组织开展边境地区科普援助工作。积极开展少数民族科普工作,开展双语科普资源、寺院科普行等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科普活动。加强对新时期农技协发展的工作指导,印发《关于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的意见》,加强新时期的农技协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对山西吕梁等的科技扶贫工作。加强农函大培训工作,支持发展农村科普网络书屋。开展农村青少年科普进校园试点活动,推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创新发展。
(二十二)大力加强城镇社区科普工作。深入推动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城市社区科普工作的意见》,加强“组会员”、“站校网”建设,以地市级以上城市的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基本全覆盖为重点目标和抓手,推动新形势下城镇社区科普工作的全面提升。以提高城镇新居民科学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社区科普工作,帮助新居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融入城镇生活。
(二十三)加强学会科普工作。深化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全面推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组建工作,继续开展首席科普传播专家的聘任工作,组织开展科学传播专家培训和研讨,充分发挥科学传播专家的作用。举办首届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向公众展示最新最高科技成就。支持推动全国学会深入挖掘和开发本学科领域及行业科普资源,提升科普组织动员能力,开展各学科科普传播和经常性科普活动。组织开展学会科普能力建设培训和研讨,积极推广学会科普工作先进经验。开展全国学会科普工作的年度考核。
(二十四)进一步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积极性。筹建设立全国科普奖项,大力宣传表彰科普工作者先进典型,调动激励懂科普、有热情、能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努力培育科普大家、科普专家。鼓励中小学校和高校教师做科普,鼓励企业技术人员、传媒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积极参与科普、贡献科普。筹备成立中国科普志愿者协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二十五)建立完善科普示范引导和社会动员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推动基层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完善,进一步调动激发社会各方面支持科普、参与科普、关注科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持续推动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和科普产业发展
(二十六)大力推动科普人才培养。继续组织开展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发挥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加强科普教师队伍和课程教材建设,研究制定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规范,推动开展科普人才培养工作。加强现有科普人才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加快培养适应信息化需要的科普创意、科普研发、科普传播、科普经营人才。继续实施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继续加大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力度。
(二十七)推动科普产业发展。组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创作、推荐与传播,加大对“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产生的图书、期刊和影视作品向公众宣传推广力度。支持开展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和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暨制作人年会。推进《知识就是力量》改刊,搭建“知力”科普全媒体平台。组织开展科普创作交流,推广科普创新示范团队的先进经验。筹备成立全国科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科普标准化工作。支持举办2014年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以及科普产业发展论坛。筹备成立中国网络科普游戏协会,推动网络科普游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