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国•身边的传感器”主题系列科普讲座直播活动顺利举办
为落实贯彻党和国家、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重要科普文件精神,也为提升我学会的科普能力,更好地为仪器仪表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搭建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平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于2023年9月19日-23日动员本学会传感器主题相关的部分科普教育基地、分支机构,重点联合了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珲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教育中心、珲春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云浮市科协、商洛市科学技术协会、商南县科学技术协会、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9个地方各级科技社团,通过光明网、科普中国两个直播平台开展了“感知中国·身边的传感器”主题系列科普讲座直播活动。
传感器与计算机、通信被称为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传感器技术优劣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科技水平和是否处在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标志,也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和争相发展的核心基础技术。在现代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处于连接被测对象和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是原始数据信息获取的唯一功能器件。许多控制系统功能因难以采集与获取相关数据而无法实现,成为系统技术发展的最大瓶颈和障碍,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大数据、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产业发展。
基于传感器如此重要,且在各领域,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广泛应用,为了让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国家和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各产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产业工人、一线科技教师等感兴趣传感器及其技术的重点科普群体,为帮助他们认识,或进一步了解传感器及感知技术,我们邀请了6位前沿专家,组织了以下6个主题科普讲座,分别在9月19-22日,全国科普日期间,通过4个上午进行了这6个科普讲座的直播,并于9月23日上午,各联合组织单位还特别组织未能及时观看直播的同事及科技工作者们,线下观看回放及交流活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部部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政教授作了该系列科普讲座全程的主持。
经过所有参与单位及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及联合协同组织和传播,“感知中国·身边的传感器主题”系列6个科普讲座的4次直播,在科普中国、光明网平台上,线上当天播放量总计233.2万(详细每场的线上播放量请参阅上图,其中第2场、第3场分别有两个直播间,当天播放量为两个直播间播放量之和;参与线下会场观众超过3千人,通过各联合组织单位同步转播平台的观众超2万人次。活动后,我学会科普部也收到很多观众观看直播后,对科普主题、演讲嘉宾、演讲内容、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积极、肯定地联络和反馈。
为进一步传播仪器仪表领域前沿专家们的科普讲座内容,让更多需要这些科技知识的社会公众看到,近两年来,学会及其科普培训部在开展科普讲座直播活动时,也会结合讲座主题,积极联络和邀请一些各级地方科技组织的协同组织和传播,本次的9家联合组织单位中,既有来自经济发达的地方科协,也有不少来自边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科协。但对科学教育、前沿科学知识普及工作都给与了积极重视。在本次活动中,各联合组织单位都积极结合本地区科学教育、及产业经济特点、根据6场主题侧重不同,各自积极组织开展了所在地域的联合组织和传播工作。
本次活动线下的主分会场设在吉林珲春,珲春为中朝俄三国交界,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里,对公众、尤其边民的政治思想课、科学教育尤为重要。本次活动中,珲春市科学技术协会在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与珲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教育中心、珲春市教育局协同科普行动,这三家珲春的科学教育管理部门积极组织线下主会场活动,联合策划了将“感知中国·身边的传感器”主题科普讲座直播线下组织,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全国科普日主题科普展示相结合,通过科普讲座、参观体验、学习交流等环节,有序地组织动员了全市各部门管理人员观看第一场直播、中小学观看第二场、第三场直播、职业高中观众第四场直播,通过组织观看直播的科普讲座,参与受众增进了对传感器科技、乃至对我国科技所取得成果和发展方向,有所认识和了解,也认识到传感器技术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基础技术。
以下是主会场及各分会场线上线下组织形式的代表性图片:
1. 线下主会场:珲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教育中心、珲春市科协、珲春市教育局联合组织
2. 线上分会场转播(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吉林省科协、商南县科协为例):
3. 23日上午各联合组织单位组织观看回放(以长沙市科协和云浮市科协为例):
云浮市科协组织观看/长沙市科协组织观看
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观看
4. 线下组织观看(以商洛市科协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
商洛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观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课堂观看
5. 线上转发各群(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为例):